两种相反癌症疗法的背后黑暗!
备注:如果您的精力有限,可直接进入【无极长寿山庄】主页上端各相关子频道,通过后台智能系统自动引导您实现健康长寿目标。以下文字仅供有兴趣关注核心机理者参阅。
……
目前的医疗水平下,一旦患上癌症,治疗途径无非是手术治疗、放化疗、免疫疗法,或者仅仅服用中医方剂。
放化疗,是癌症治疗中常用的方法。
之所以“常用”,是因为其它疗法存在许多限制,加之与西医理念吻合,所以始终保持“常用”地位。
然而,如果您深入理解放化疗的作用机制、采用原则、治疗效果等背景后,疑问会越来越多。这里先行谈谈两种截然相反的癌症疗法及其背后隐藏的黑暗:
疗法1:追求最猛的用量,拯救于濒危之际。
即:首先按照您的体重和基本身体状况,然后采用恰到好处,又最大最猛的用药量或放射剂量。
有朋友总结为:对于某些中晚期患者,如果不连续三次发出“病危通知书”,就不叫“恰到好处”。
采用这种疗法的典型代表,就是北京的某家以恶性肿瘤治疗而知名的医院。
显然,追求这种疗法的医疗机构,深信已经掌握了癌症的命脉。不然为何如此大胆?
基本的医疗常识告诉我们,在化疗或放疗中的用药或辐射作用下,会不分健康肌体还是遭受癌症侵袭的病态肌体,一概通杀。只是现代医疗技术和药理赋予了放化疗法一定的“靶向”机制。在“靶向”机制下,药物或辐射对健康肌体的毒副作用比治疗作用要小。小的程度,就是衡量放化疗效果的核心。
请特别注意关于“衡量放化疗效果的核心”所涵盖的多种因素。这里清理如下(为便于论述,以下用词仅仅针对化疗):
因素之一: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即有效杀死癌肿的效果)远大于毒副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我们平常换上小病吃点药,就是这个依据。如果癌症患者与药物之间恰好属于这种情况,那么恭喜!彻底根除癌症仅仅是个过程。
因素之二:化疗药物的效果略大于或等于毒副作用。这种情况下,药物将通杀健康细胞和癌肿细胞。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药物的作用机理(例如靶向机理等),也有患者身体的生化机理(其中的情况较为复杂,略)。也就是说,同样的用药,对张三效果较好,对看上去与张三体质并无明显区别的李四未必就好。
因素之三:化疗药物的效果小于毒副作用。这种情况下,虽然治疗能够改善与癌症相关的指标,但生命特征的弱化更快。其中的机理与上述“因素之二”一致。
因素之四:化疗药物的效果远小于毒副作用。这种情况下的治疗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加速患者的死亡。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上述四个因素中所涉及的药物效果与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是药物和患者肌体的生化特性共同造成的。
可想而知,如果医院对患者缺乏甄别癌症细微特性的方法和手段而贸然采用大剂量,无异于赌博。长期的治愈率不会高于50%,再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估计治愈率能达到25%(即四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疗法2:追求最小的剂量,认同癌症的威力。
即:认可人类对于癌症的致病机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认为目前业界还没有突破性的治疗手段,只能采用“姑息疗法”。
所谓“姑息疗法”,就是不要试图彻底根除癌患,在此前提下通过恰到好处的用药或放射剂量,达到最佳
的治疗效果;退一步,如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也至少可以达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疗法2的“恰到好处”与上述疗法1的“恰到好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疗法2在用药治疗过程中,会密切监视患者的免疫反应。一旦出现反应,会进一步降低剂量甚至停止用药。
显然,疗法2对医生水平和经验的要求远大于疗法1,对业界在有效治疗癌症的手段突破性方面依赖更大。
疗法2的最大优点,在于保护您的基本的免疫力。因为绝大多数癌症患者最终死亡的直接原因,不是癌症发展的最后结果,而是死于治疗过程中。既包括因免疫力的急剧下降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或难以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病毒病菌感染,也包括免疫力遭到毁灭后对癌患继续扩张的纵容。
可见,疗法2为您尝试其它治疗方法保留了选择权;而疗法1只给您两种选择:要么生,要么死,生死两茫茫,各有50%的机会。
……
用浓缩的话来说:
疗法1追求那种在确保您依然活着的前提下,用药或放射剂量达到最大,并在您奄奄一息之际,让癌肿先行灭亡。
疗法2追求那种用最小的药量或放射量,达到最好治疗效果的意境。
两种疗法背后的黑暗究竟是什么?
请勿先入为主,别一见到“黑暗”就想到贪腐,想到医院或医生的丑恶。
这里的“黑暗”包括如下方面:
黑暗之一:医疗条件所导致的黑暗。
之所以将医疗条件用“黑暗”来表达,是因为绝大多数医院缺乏对各种癌症治疗过程的数据统计。
主治医师对于过往案例细节,要么经历有限,要么来源有限,基本上凭借各自的积累而处理各种个体病症情况。
每个病例都有其特定的治疗过程,均存在大量可统计的共性和个性数据。如果无法将这些数据按照科学规律有效的予以统计并转换成医疗技术,转换成医疗人员的治疗经验,将是一大损失。
正如以上关于“疗法2”的利弊论述中那样,如果医生的经验足够老道,可以及时把控治疗中的多种因素,最终做到“最少的剂量,最好的效果”。
即使在“疗法1”中,也存在因统计数据的不足而导致治疗手段单一化问题。
可惜的是,许多一流的肿瘤医院基本上缺乏科学的统计与分享机制。以至于我们今天对癌症的治疗依然停留在原始状态。与30年前的化疗方法相比,缺乏实质性进展。
黑暗之二:认知水平所导致的黑暗。
长期以来,有关癌症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虽然不少,但总体上依然缺乏准确的认知。例如,导致癌细胞最终形成癌肿的生化机制究竟是什么?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究竟是什么?……,诸如此类,论文不少,大多属于推断,或虽然有一定的实验基础,但唯一的指向特性较弱。总之,缺乏缺乏科学定论。
对于人类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数十年发展史而言,这种状况实在是一种悲哀。
上述关于疗法1和疗法2的本质差异,高度体现了这种认知的贫乏。
黑暗之三:手术治疗泛滥所导致的黑暗。
手术疗法是最古老的疗法之一(臆断:其发展史应该在刀具诞生以后)。任何时候,遇到莫名的、无法医治的外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刀切掉,一了百了。然而,在手术疗法日益精益求精的发展中,也同时成了医疗界滥用或掩饰无能的工具。如果有心,会发现许多一时无法有效治疗的疾病,均采用手术疗法。例如癌症。
近期,据某特大城市的某大医院的某外科主任介绍:
近年来,住院等待手术的病人占全部病人的90%以上,都是等待手术的癌症患者!
这是个有关癌症的恐怖例子。一方面说明近年来癌症的泛滥正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大有超过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趋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对癌症的无奈。
想想也难怪会出现这种令人悲哀的现象:既然药物难以治疗,又缺乏其它有效的方法,总不能见死不救吧?不如一刀切掉,一了百了,先治了标再说。至于治本方面,再说。
如果选择手术疗法来治疗癌症属于无奈之举,尚可原谅。无法理解的是,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泛滥到成为医院推卸责任的工具。事实上很多病症是存在有效治疗手段的(包括癌症),只是在具体医院的具体医疗环境下(甚至某权威医师暂时无暇清理个人经验的情况下),或者与其它医院缺乏必要交流的情况下,又或者在人满为患的压力下无暇顾及更多的考虑,再或者……,总之,手术成为应对这些无中生有之压力的简便方法。
“切了再说”,已成为许多医院应对各种压力的有效手段。
有心的话,可以看看各大城市的各大医院,外科的发展速度(包括规模式发展和领域内的细分式发展)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黑暗之四:科技体制所导致的黑暗。
近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历史不算短了,据某大医院的干细胞免疫疗法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
“国外在免疫疗法方面的发展,给人的感觉似乎癌症就是一般的慢性病,已经攻克了,国家卫生部已经组织了引进工作”。
于是,我们对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却让人极度失望!
调研情况表明,国内多家以医科院校为依托的一流医院,其引进的生物免疫疗法竟然还停留在各自为阵,缺乏规范化治疗手段的模糊状态。也就是说,还处于一种以领域专家为首的临床研究阶段。结合这种情况,我们将调研范围扩展到免疫疗法的源头。
国外在免疫疗法领域的进展究竟如何?调研情况表明,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总体上还停留在对少数几种癌症的治疗上(例如黑色素瘤),且对具体病患对象有一定的要求。或者说,免疫疗法的现状仅仅证明了这种疗法的有效,不仅依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漏洞,而且在治愈率方面与放化疗方法相比,处于相同的数量级。
综上,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勉力疗法在国内外的现状:
“国外谨慎,国内热情”,或者说“源头谨慎,源尾热情”。
是的,这种“八字”现状一点不奇怪,很符合国人的科学观念、办事风格。更深的原因,恐怕应归功于美国华尔街的投机分子(据了解,美国华尔街有许多风险投资基金均巨资投向免疫疗法)。显然,免疫疗法所具备的诱人噱头足以让他们在成熟之前进行规模推广,而中国的科技体制则迎合了这种典型的投机行为。于是,上述“八字”也就成了事实。
更为严重的是,尽管免疫疗法的引进、宣传等系列环节均建立在缺乏成熟应用基础的前提下,但对众多的癌症患者构成了较大的误导。
如果深究,会发现上述“黑暗之一、二、三”,以及免疫疗法的引进所产生的误导,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我们的科技体制:
这里,我们无暇剖析科技体制本身的种种缺陷,只指出如下事实:
其一,如果科技体制的规范确保免疫疗法仅仅按照正常的科技成果谨慎引进,在通过完善的临床试验之前也采用保守宣传,那么著名深圳歌手姚贝娜就不会最后死于“免疫疗法”。
其二,如果科技体制保障了将所有医院的治疗信息作为公共健康信息并投资进行必要的智能化处理,那么上述治疗原则相反的疗法1和疗法2也就有了优劣判断基础,上述“黑暗之一”将不复存在。
其三,如果科技体制能够制定明确的规范,规定什么情况下实施手术治疗属于渎职行为,那么就不会存在上述“黑暗之三”。
……
至此,相信读者已经理清科技体制弊端的根本。
对,就是基础法规和基础投入的严重不足。
黑暗之五:对“仁心仁术”盲目崇尚所导致的黑暗。
许多人判断某家医院的医疗水平,偏向于看这家医院拥有多少主任级医师或专业教授。其实,衡量某家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主要看流程化程度和执行能力。
也即:在医疗产业基础高度发达的今天,专家通常致力于对尚未解决的医疗难题进行研究,而对于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则主要靠流程规定的治疗方案和内容。该方面的情形有些类似于企业工程师与产线作业人员之间的关系。您不能指望工程师上生产线能够快速高质量地组装一部手机,但产线工人可以做到。
在癌症治疗领域,广泛存在着患者自己造成的“黑暗”而难以自拔。例如上述疗法1和疗法2的选择,医院绝对不会强迫您接受他们的治疗方案,最后一定是您自己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采纳。
现实中,许多患者基本上没有“权衡利弊”的能力,只能盲目接受。这种情况实在是一种悲哀。解决这种悲哀的唯一途径,就是患者自己或者患者至亲,从踏进医院那一刻起,就开始认真学习和领略与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先用相关知识武装好自己,再去甄别医生的治疗水平。
这里有个至关重要的概念需要澄清:
由于人一生中得那种需要住院治疗的大病屈指可数,所以对疾病或更深入的健康知识几近空白。一旦得病而陷入自身能力无法把控的状态中,自然就将医护人员当成了“白衣天使”,感觉他们如神仙般无所不能。只要愿意,只要略微尽责,基本上就是手到病除。
为什么有些患者可以在医院制造各种“医患纠纷”?如果您细究这些患者的历史,一定会发现他们都是“久病后的良医”。只有这些真正的“良医”才敢对医院的一些庸才指手画脚,才敢大胆挑剔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
其实,医生职业与其它各种职业一样,同样是良莠不齐。有些就如某些技术高手,总能将工作完成的很完美,有些却一再出错,一再让上级发脾气。医生也是一样,一些水平较低者会经常犯一些常人都会犯的错误。这就需要患者或患者亲人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所以,千万别指望所有医生都是“仁心仁术”的高手,同时要积极学习掌握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并积极地与其医生及其它类似患者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或亲人在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才能正确应对以上关于癌症的两种相反治疗原则问题。
备注:
本站所有面向健康长寿的应用软件和文章均为原创(包括但不限于算法模型、软件代码、专业论文、专家文摘、理念分享与说明等),知识产权明确并做了标识隐藏处理,如需转载或改编(包括软件改编且无论改编程度如何),请注明出处为【无极长寿山庄】或标示本站域名:www.TD99.com。否则一定会闹笑话的。
【返回页首】
|